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0-12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黄河中下游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引水灌溉 | B.过度放牧 |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 D.气候变干 |
读下图,中国、英国、印度和俄罗斯四个国家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百分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乳肉畜牧业发达 |
B.乙国人口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
C.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 |
D.丁国电脑软件业发达 |
我国大气PM2.5浓度东部高、西部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 | B.降水 | C.城市化水平 | D.植被覆盖率 |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
A.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
B.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
C.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
D.开发沼气,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
读下图“美国东部城市分布”,影响美国东部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海运 | B.矿产 | C.河流 | D.气候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盛产( )
A.冬小麦 | B.柑橘 | C.青稞 | D.甜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