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太宗自己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
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唐太宗善于纳谏和自我反省 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盛世局面
C.唐太宗时期经济繁荣 D.唐太宗时期对人民的剥削很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29)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28)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福建省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23)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西欧和日本衰落
C.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强
D.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