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片的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
(1)屈原是我国第一位 主义诗人,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层高度评价了他的文学成就,称他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臣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近拜表以闻。这几句出自晋朝 的文章《陈情表》。
(2)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近代学者王国维用 ,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之学过程中的执着境界,原作者是宋代著名 派词人 ,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有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赏析: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人林小径罕见人影,翠绿的藤萝深处,只有两三声鸟鸣。早晨的霜气重重地袭来,即使穿着驼裘大衣都感到冷意,但是我的心情却轻快得和马蹄一样。十里青山,一溪流水,仿佛都和我产生共鸣一样,显得那么赏心悦目、生动多情。 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颈联中有两个字运用传神,请指出是那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
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全词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