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中,可以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利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育出植株 ②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叶肉细胞培育出植株
③番茄体细胞与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后培育出植株 ④利用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单倍体植株 ⑤蜜蜂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
| A.只有①④⑤ | B.只有①②③ | C.只有①②④⑤ | D.①~⑤全部 |
有关科学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都 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B.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
|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包括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等 |
| D.克里克除了参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还提出了“中心法则” |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酶①为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中的氢键使DNA双链解开 |
|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
| D.若该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共需C 300个 |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
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
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2P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
|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
|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
| D.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
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
解释是()
A F1产生4中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1的4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