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 | B.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也为克隆 |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 D.③到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最复杂 |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B.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
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
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
C.m、n将呈现“J”型增长 |
D.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
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
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 |
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