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沈浩,2004年2月,从省财政厅下派至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为了小岗的富裕,舍弃升职机会,连任两届村官。2009年11月6日,沈浩终因积劳成疾,劳累过度,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正是:“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根据材料回答13—14题。
从哲学与生活的角度看,沈浩事迹说明             (   )

A.提高劳动者职业道德,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C.只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奉献社会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沈浩生前赢得了小岗村民的无限爱戴,死后牵动着小岗村民的无尽哀思是因为他(   )
①履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提高了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执政能力
③践行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④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观点与下边漫画的寓意最贴切的是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要服从于整体
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C.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大于整体功能

“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叫“裴婧”的同学,就因为“倒霉”的姓名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婧”与“赔净”同音,不吉利。对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之所以强调“更要与真理为友”,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追求真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D.追求真理是学生成长的最终目的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