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为地球表面任一大圆,O为球心,AB为大圆上四分之一圆弧。据此回答9—11题。若AB线位于同一经线圈,2010年元旦时,A为太阳直射点,则( )
A.A与B的纬度值互余
B.A、B纬度值相等
C.B正值极夜现象
D.A、B在同一经线上若AB线位于75°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日B点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
B.A点的地方时为12时 |
C.A点的太阳高度为8.5° |
D.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6.5° |
若AB位于以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上,B点为180°,则( )
A.新旧两天比为1:3 | B.A点的经度为0° |
C.北京时间为14时 | D.伦敦此时旗杆影子朝东 |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部的干旱地带,老百姓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糖分大、品质好的“压沙西瓜”,其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他西瓜。结合该图,完成问题。老百姓在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西瓜,沙砾石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 B.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量 |
C.加大了瓜地的昼夜温差 | D.增加了该地区的降水量 |
本地区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适合发展图中的()
A.甲类企业 | B.乙类企业 | C.丙类企业 | D.丁类企业 |
据报道,我国有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每年浪费的水在600亿m3以上。据预测,我国本世纪上半叶年用水量将达到7 000亿m3~7 500亿m3,即在现有供水量的基础上增加1 387亿m3至1 887亿m3。现在绝大部分地区江河可供引、提水的条件已基本利用,进一步利用潜力不大,即使实施几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后,其总调水量不会超过400亿m3~500亿m3。全国现有地下水开采量已占可开采总量的46%左右,华北地区已过量开采。据此材料和所学有关知识完成问题。解决华北供水紧张问题,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是()
①中水作饮用水 ②尽力杜绝水的浪费 ③加大南水北调步伐④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南水北调全部实施后()
①可能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②可能造成南方缺水 ③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④可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3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
B.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
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 |
B.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
C.发达区域迁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
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 |
读世界20世纪60年代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地区工业向外扩散的原因不是因为甲地区()
A.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
B.争水、争地、争公共设施 |
C.环境污染严重 |
D.资源、能源枯竭 |
图中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价低廉 ②技术先进 ③资源丰富 ④环境优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问题。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