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
咸潮是发生在内陆淡水河流与海水交界地域的特有水文现象,当内陆河流上游径流水量少于下游的消耗水量时,海水倒灌,造成取水附近水域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现象。因为地处长江出海口,上海历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咸潮危害最严重的城市。读图9回答问题。
(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有可能是图4内四条曲线中的
。
A.a | B.b | C.c | D.d |
(2)据材料分析,咸潮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产生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请进一步推论在我国还有哪个地区会面临咸潮危害?
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9分)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下图右图示意左图中MN断面冬、夏季的海水盐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指出a、b两幅图中示意夏季的一幅,并分析判断的理由。
(2)简述甲半岛东部发展海珍品养殖的有利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左下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请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对该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作出解释。
(3)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并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原因。
(4)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根据地下水水质状况,将其分为五类。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类Ⅰ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地下水的22.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V类地下水则占地下水的56.55%以上。地下水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某地地下水污染过程。
(1)指出图中地区的主要地下水污染源,并简述该地地下水污染的特点。(6分)
(2)简述该地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危害。(4分)
(10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地区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说出甲地洪水的多发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