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全集》卷43《辞免知枢密院事札子》记载:(北宋初年)“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反映出
A.枢密院与三衙互相牵制集权于皇帝 | B.北宋以“收精兵”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 |
C.宋初因战事频繁而强化军事协调 | D.措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战斗力 |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 B.升降由皇帝决定 |
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 D.巩固了中央集权 |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 | B.导致农村集市贸易无从发展 |
C.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 | D.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木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
B.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 |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
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