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评论认为,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代表世界未来格局,如同法理德·扎卡瑞亚在刚刚出版的新书《后美国时代》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将逐渐走上全球政治舞台,成为世界强国,美国人只能独自悲伤。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 |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C.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美国将会丧失强国地位 |
D.“金砖四国”将会取代美国的世界霸权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鲁国史书 | B.《尚书》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
C.《论语》 | D.《道德经》 |
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用到美国的变速器、荷兰的轮胎、日本的车身、新加坡的无线电。这一现象的本质是:( )
A.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
B.韩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 |
C.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
D.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
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 )
A.![]() |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
1921 年 10 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不属于“旧东西”的是: ( )
A.实行粮食税 |
B.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
C.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
D.允许自由贸易 |
2011年初,英国《泰晤士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阿纳托尔·卡列茨基出版了《资本主义制度4.0》很快成为全球畅销书。作者认为:面对经济危机,民众普遍认为:未来会—也应该—比过去更美好。自1815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发展,据所学知识推测,作者所指的第二次变革应是:( )
A.理性主义 | B.自由资本主义 |
C.福利国家制度 | D.货币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