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个反映十九世纪晚期美国人民生活的剧本准备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坐汽车上班 B.乘飞机旅游 C.打电话聊天 D.在电灯下看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十月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C.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D.使俄国立即退出了一战

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依据在于
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③一战带来的危机更为严重④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假如俄国的农民伊凡,将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你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发生于

A.1917——1918年 B.1918——1920年 C.1921——1927年 D.1917年以前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来,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
材料三: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
材料四: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