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如同惊蛰春雷,炸开愚昧迷信的冻冰层,使中国的思想开始回归理性,使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新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社会意识有时也能决定社会存在 |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决定》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按照市场机制有序进退,合理流动。这一要求
①是为了推动国有经济所有权变革
②目的是让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④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决定》指出,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此项决定
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上平等竞争
③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④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4年10月26日,iPhone 6 在中国上市,触屏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技术创新超越了传统手机和电脑,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完美视听效果和娱乐享受,推动了产品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水平
②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归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④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83%和12.34%。中国不仅是名符其实的“汽车生产王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消费国,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产品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
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
D.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 |
2014年秋天,南京市场上的螃蟹差不多只有往年的半价,与此相应的是各大奢侈品牌的销售额一路下滑。相反,亲民价的月饼受到欢迎,大众能够负担得起的消费品在南京市场迎来了属于它们的春天。这表明
A.价格变动对高档商品需求影响大 |
B.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
C.人们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没有过时 |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几年负债消费俨然已成为潮流。然而在超前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之后,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滋味。这启示我们
A.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要协调发展 |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
C.要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 |
D.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