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1班学生就实现人生价值问题开展研究活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收集到如下材料并进行讨论: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评选活动自8年前开始以来,每年都有那些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当选。在每年的这档节目里,那些感动的故事一次次让人泪水充盈。有些观众是含着泪看完节目的,他们说,这个节目“看了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弘扬了主旋律”,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 “精神品牌”。《感动中国》之所以被观众称为“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就在于它体现了媒体的高度责任感,并与时代紧密相连,全面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大力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相一致,从而形成了一种共鸣。
(1)请运用人生的价值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材料二: 自2003年起,教育部分批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6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给试点高校提供自主选择自己所需人才的空间和舞台。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文化?
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给你一张厚纸、一根铁丝,怎样煮熟鸡蛋?
“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
(2)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试题内容对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的启示。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1998——2007年中国水资源和用水总量分类变化情况
![]() 年份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
地区分布(%) |
水总量 (亿立方米) |
用水量分类(%) |
|||
北方 |
南方 |
生活 |
工业 |
农业 |
|||
1998年 |
34 017 |
15.6 |
84.4 |
5 435 |
10.0 |
20.7 |
69.3 |
2001年 |
26 868 |
16.2 |
83.8 |
5 567 |
10.8 |
20.5 |
67.1 |
2004年 |
24 130 |
19.0 |
81.0 |
5 548 |
11.7 |
22.2 |
64.6 |
2007年 |
25 255 |
19.5 |
80.5 |
5 819 |
12.2 |
24.1 |
61.9 |
资料来源:1998——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材料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和城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非常低,城市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如此缺水,却又如此挥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价太低。
表和材料显示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常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发展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
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按要求说明经济学道理。
甲:考考你,你能找出蒜价蹿升的原因吗?不许说“甲流”,要用经济学术语的。
乙:使用价值吧
(1)乙说得对吗?如果不对,请指出蒜价上涨的原因。
甲:据说,大蒜涨价的原因挺多的。
乙:我们家一般用蒜炒菜炝锅儿,买葱姜也可以。
(2)在这里,蒜与葱姜这些商品是什么关系?
甲:推荐一个预防感冒的配方,叫“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买葱姜蒜的时候,比例可得合适了。
(3)“三辣饮”中,葱姜蒜三种商品又是什么关系?
乙:好像最近卖感冒药的多了。
甲:当然,价值规律要发挥作用嘛。
乙:我是说,咱这儿没有无照行医吧?
(4)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10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2分)
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大阅兵全面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积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8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8分)
200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的依据。(6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青年学生应该如何为维护各民族团结作出自己的努力?(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