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真菌,它也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材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oC)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1)请写出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A、B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在C组培养液中,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组与8组中的酵母菌数量的最大值,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A组中该数值比B组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3)酵母菌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属于___________,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共14分,第2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其原理是在此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_______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_______。
若经过过程②得F2,选取F2 中A_bb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
(4)过程⑦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 、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 对b2显性、b2 对b3显性,则b1 对b3也显性)。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 、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则b1 、b2、b3对b4显性,b1 、b2对b3显性,b1 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 >b2>b3 >b4 ,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 、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 、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2)假设b1 >b2>b3 >b4。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若有一只黑毛雄兔,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黑毛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即可)
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蚊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其中显性性状为。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的结合过程)。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9分)下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雄性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结构⑨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填字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________图所示的细胞中;该动物体细胞最多有条染色体,图中染色体是核DNA数一半的时期有:。
(2)若图甲是该动物的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所示的分裂现象。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 ]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密切相关。
(3) 某些金属元素对细胞分裂有较大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完善实验步骤。
①材料用具:洋葱、1.0 g/L的Al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溶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②实验步骤:
a.将两个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洁净培养皿中,在室温下培养生根,每天换水一次。约38~48 h后洋葱萌生新根。
b.在A、B培养皿中分别加入
c.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洋葱根尖数个,经过过程临时装片。
d.观察A、B中各100个细胞,分别计算分裂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