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06年12月26日,国内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在东北农大降生,具体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分析出,该克隆猪的培育过程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除了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外,还有___________ 。
(2)B过程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在导入之前,需要先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以构建___________ ,这一过程需要的主要工具包括___________ 。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需要采用___________技术进行分子检测。
(3)得到早期胚胎后,可通过___________技术以获得更多的转基因克隆猪。为了给早期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在H过程之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___________处理。早期胚胎能够在代孕母猪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
(4)培育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
(5)图中决定克隆猪性别的生物个体是___________。
(6)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转基因克隆动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此外,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___________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也可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从而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这种细胞是由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2)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筛选硝化细菌的培养基成份包括(供选: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H2O),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
(3)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菌落特征为
(4)将采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后吸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个。

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理由是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隔离,形成新种C。”
(4)从图1 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

Ⅰ.人类染色体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 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后代早期流产。乙图为由于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系谱图,已知Ⅰ—2、Ⅱ—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
(1)个体Ⅰ-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改变。
(2)个体Ⅱ-2能够产生种配子。
(3)写出个体Ⅲ-1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
(4)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Ⅲ-3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5)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妊娠期间进行
Ⅱ.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
①紫色叶×绿色叶
121
0
451
30
②紫色叶×绿色叶
89
0
242
81

请回答:
(6)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规律。
(7)表中组合①中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红细胞凝结素(简称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HA和N各有“本领”,前者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后者则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

(1)膜上的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与多糖结合后的功能是;贯穿在结构②中的蛋白质⑦的功能可能有(至少写出两点)。
(2)H7N9禽流感病毒在复制时,直接参与合成红细胞凝结素的细胞器是
(不考虑能量系统)。假设H7N9流感病毒基因由m个核苷酸构成的8个负链的RNA片段组成,则该病毒基因组中含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随后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4)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如果服用头孢霉素是否有疗效?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5)通常每一种病毒都有特定的感染对象,例如人流感病毒主要在人际间传播,而禽流感病毒主要在鸟类及家禽间传播,一般不会跨物种传播,科学家发现病毒遗传物质序列通常与被感染对象遗传物质序列有相似的片段。现在,禽流感病毒(H7N9)能感染人类是由于,但暂时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的能力;如果猪同时感染H3N2(人流感病毒)和(H7N9),则可能发生,最终能产生在人际间传播的新型流感病毒,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2分)。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
(3)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此时人的血压也会,此时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 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