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地区,易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盐碱地的基本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简述凤阳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10分)
读下图“某地城市生产与消费生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环境问题在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城市生产与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作用于环境,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______________于人类本身。从图中可以反映出减少废弃物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2)城市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
B.人口压力过大 |
C.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 |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E.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______________原则。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及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1997年)图,回答问题。(14分)
(1)B主要属于_________地域类型,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简述B地农业发展优越的区位条件:
(3)从图中可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生产国。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_________投入转化来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下列铁路的名称:C__,D________。
(2)B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________铁路的南段,该铁路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岛屿发展农业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主要是________。
(4)过去制约A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________,修建A铁路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1)瑞士地处中欧,西接法国,南邻(国家),北与(国家)为邻。莱茵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
(3)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阶段。
(4)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根据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的影响。
(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
B.含沙量很大 |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
D.流量季节变化大 |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
(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