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⑴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2)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⑶如果将该植物置于一个白天温度为25℃,光照为8千勒克斯,夜间温度为15℃的环境中,一昼夜光照6小时,该植物会生长吗? 。请说明理由 。 。
⑷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请利用右上图阐明其原因: 。
Ⅱ大肠杆菌pUC118质粒的某限制酶唯一酶切序列,位于该质粒的lacZ基因中,lacZ基因中如果没有插入外源基因,lacZ基因便可表达出b-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中含有IPTG和X-gal时,X-gal便会被b-半乳糖苷酶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蓝色菌落;如果lacZ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带有pUC118质粒的大肠杆菌便不能表达b-半乳糖苷酶,培养基中的X-gal不会被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白色菌落。pUC118还携带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下图是利用lacZ基因的插入失活筛选重组质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受体大肠杆菌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方便筛选已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大肠杆菌。取用氯化钙溶液处理(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过的受体大肠杆菌,置于试管Ⅱ中,并加入 。
(2)图中的选择培养基中除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葡萄糖、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用以筛选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受体大肠杆菌。
(3)将上述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置于图中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以检测受体大肠杆菌是否导入重组质粒,请预测菌落的颜色,并分析结果:
① 。
② 。
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__ __。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________。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3)过程b由激素___ __促进;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__ _。
(4)细胞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此时,反应所处的条件是( )
A.无氧B.有氧C.既有氧又无氧
(5)细胞C最可能是 细胞,胰岛素可促进 过程(用字母表示)
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离体细胞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此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2)为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往往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使用了________法。该方法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的________上,然后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________上。导入农杆菌时,首先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里需要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还要用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
②该转基因马铃薯产生的配子中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 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 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 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 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 获得杂种细胞, 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回答:
(1)细胞融合后,试管中细胞的种类是_____种。
(2)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一个B淋巴细胞,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①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②过程为_____培养, 培养液中还需通入气体, 其中通入CO2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
(5)④表示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 其既可在体外培养, 也可注射到小鼠________内培养。体内培养与体外培养相比,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 需在③过程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理由是杂交瘤细胞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合成DNA, 从而才能在该培养液中增殖。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细胞介素2(IL-2)。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研究人员将I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并在酵母菌中表达,获得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IL-2- HSA融合蛋白。其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
(1)图中③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____应为限制酶Bgl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2)表达载体2导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与IL-2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不能含有____________,才能成功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3)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______℃,此外还需要通入______(气体)。
(4)应用________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 HSA融合蛋白。
(5)如果基因表达载体2导入的是优质奶牛的受精卵细胞,经胚胎培养后移入受体母牛子宫内可以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该菌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 。 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其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同时 。要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腐乳,关键在于 的配制。
(3)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 。
(4)苹果醋是受现代人所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则利用了代谢类型为 的
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