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C |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性:AgCl>AgBr>Ag2S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Si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溴化钠溶液(NaI) |
氯水、CCl4 |
萃取、分液 |
B |
CO(CO2) |
饱和NaHCO3溶液 |
洗气 |
C |
FeSO4(Fe2(SO4)3) |
足量铁屑 |
过滤 |
D |
CO2(SO2) |
NaOH |
洗气 |
在下列各指定溶液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Cl- |
B.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H4+、Na+、SO42-、Cl- |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OH-、I-、SO32- |
D.c(Fe3+)=0.1mol/L的溶液中: K+、ClO-、SO42-、SCN-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1g氧气和27g臭氧所含氧原子总数为3NA |
B.34 g H2O2中含阴离子数为NA |
C.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若有1mol FeCl3水解,可生成NA个胶体粒子 |
D.80mL 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
下列反应中,产物不会随反应物量的改变而改变的是
A.钠与氧气 | B.稀硫酸与铝片 |
C.二氧化硫与氨水 | D.稀硝酸与铁粉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 B.N2的电子式: |
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 D.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