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具有同源染色体又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动物细胞是( )
A.卵原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C.卵细胞 | D.刚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 |
一U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R溶液浓度低于S溶液浓度)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右下图所示。当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液面与浓度的关系应是()
A.右侧较高,两溶液浓度相等 |
B.左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低 |
C.右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高 |
D.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 |
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下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自由扩散 |
B.细胞内吞 |
C.主动运输 |
D.协助扩散 |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为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a中产生的O2,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
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 |
C.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基粒 |
下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
① |
淀粉溶液2 ml |
蔗糖溶液2 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
②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③ |
将c倒入a,将d倒入b |
|||
④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⑤ |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 |
|||
⑥ |
37℃恒温水浴 |
|||
⑦ |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
A.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
C.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
D.步骤④和步骤⑤的操作顺序有误 |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中,单体a种类有4种
B.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C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
C.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①过程
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