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了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据此回答7-14题。
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的原因是( )
①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     ②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③城市的大量兴起,世俗力量的壮大       ④受到先进思想的冲击
⑤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目的是( )

A.论证王权高于教权 B.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C.论证王权高于议会 D.论证议会高于王权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 B.后者继承了前者
C.二者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D.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

下列是斯宾诺莎最早提出的是( )

A.权力分立学说 B.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C.主权在民 D.人非工具

洛克提出分权学说时,英国( )
①清教徒正遭受残酷的迫害               ②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
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已经确立       ④“光荣革命”已经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法律的地位要高于自由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立 D.限制政府权力,人才能充分享受自由

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主权在民”思想。下列关于“主权在民”思想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其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 B.国家的最高主权者是人民
C.论证了人们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D.君主立宪政体是社会契约的最完美体现

启蒙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

A.社会契约论——建立法制社会
B.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C.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D.生存权是人的最高自然权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龙云在《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计划》中写道:“上海既失,即无国际港口,国际交通顿感困难了……南方战区可能扩大,到那时,香港和越南铁路都有问题了……我的意见,国际交通应当预做准备,即刻着手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这样可以直通印度洋。”据此可知龙云计划提出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B.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侵占了上海
C.日本已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下表是1885、1908年在华的外国航运所占比重情况(吨位)()

年份
(百万)
英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其他
1885
8.0
81.1%
6.9%
1.4%
6.2%
4.3%
1908
44.6
60.4%
1.1%
16.2%
16.2%
5.9%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①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远洋航运技术提高
②英美比重的下降是由于受自由主义政策推行所致
③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深趋势
④德日两国比重的增加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下表内容可集中体现出( )

A学习西方,实业救国 B 顺应潮流,变革制度
C瞩目现实,立宪实业 D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能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两府、三司制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
C.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元代的一段公文说:“四川行中书省移准中书省咨,‘来咨: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材料反映出元代行省在审理狱案时( )

A.必要时可参阅前期相应规则典制
B.程序繁琐、效率比较低下
C.地方具有相对独立的司法主权
D.坚持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