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据此24-25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本质意义是( )
A.是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主权利 | B.确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利 | D.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为求政治民主和国家独立富强进行了艰苦斗争,但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
B.帝国主义干涉,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
C.推翻帝制封建立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与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之一。下列举措为分割相权的是:
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军机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主要是因为郡县制:( )
A.始于秦朝的建立 |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 |
2010年6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 B.科举制 |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 D.郡县制 |
2012年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主题词:“快城市 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A.富饶的川西平原孕育了成都人不思进取的闲散心理特征 |
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 |
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较快 |
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
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提出:“无一语无来历,无一事无根据。” 在此治学思想的指导下,下列史实与得出的结论配搭正确的是
A.铁锄的出土—铁农具已在江南广泛使用 |
B.科举制的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
C.洋务企业兴办—近代工业在中国出现 |
D.《论十大关系》发表—毛泽东思想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