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举行。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也有朝气蓬勃、初展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 B.民主主体具有平等性 |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A国家法律规定、国家政策规定、选民的意志和要求
B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民主发展程度、选民民主意识
C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D生活政治制度、民主发展水平、选民的政治素养
近年来,我国基层民主获得较快发展,某市政府就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召开民主恳谈会,征求群众意见。这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
A.社会听证制度 |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C.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D.专家咨询制度 |
“两会”联袂举行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材料中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A.言论自由权 | B.提案权 | C.申诉控告权 | D.发言、表决免责权 |
2008年1月22日,“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北京召开。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发改委出台调整手机漫游费新方案。这一听证会的召开()
A.体现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
B.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C.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 |
D.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
2010年3月两会期间,央视网站 《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共征集到网友提问20多万条,点击率超过千万。对上述政治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不断创新 | B.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
C.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在增强 | D.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意识在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