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6年,年轻的物理学家高锟发表论文,提出了“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取代铜线传输电信讯号”的大胆构想,被人认为异想天开。高锟不为所动,潜心光纤通信研究。他的设想逐渐变成现实,光纤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电话和高速互联网等现代通讯网络运行奠定了基石。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并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功的事例体现了:(    )
①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暴露的是继承文化的乏力,创新地域文化的无术。一个城市要具有个性和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人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B.事物的发展不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C.事物的发展总是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D.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汉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美国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的确是不可能完成之事;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 )

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D.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

《 菜根谭》 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008 年9 月25 日,我国成功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型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送人太空预定轨道。这一壮举主要说明( )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历史性 D.实践的社会性

一头小象被绳子拴住,它拼命挣扎也无法挣脱,几经反复,终于放弃。若千年后,它长成一头强壮的大象,力气虽足以挣脱绳索,但它已没有了这种冲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经验是靠不住的,依赖经验必然失败
B.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D.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