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头等强国,1851年5月1日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共有18000个参展商提供了10多万件展品,在这次世博会上人们能够看到的是
| A.蒸汽设备和火车机车 | B.水力织布机和内燃机 |
| C.蒸汽织布机和电灯 | D.汽车和飞机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 A.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
| B.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
| C.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
| D.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对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B.理智本性与道德本性相统一 |
|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的权威 | D.完全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
下面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变化表(各期各国总计为100)
| 年份 |
香港 |
日本及台湾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苏联 |
其他 |
| 1936 |
1.9 |
16.6 |
19.6 |
11.7 |
15.9 |
1.9 |
0.1 |
32.3 |
| 1947 |
1.8 |
1.7 |
50.1 |
6.9 |
0 |
1.2 |
0.3 |
38.0 |
(说明:1936年的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在日本之内,1947年的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这反映了
A. 战后新经济体系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B. 二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C. 抗战胜利使中国取得关税自主权
D. 两极格局下经济竞争的强化
IMF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移到亚洲 |
| B.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
|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 D.有利于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
下图反映了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对①到④段时期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
| B.第②段:西班牙的海上优势基本丧失 |
| C.第③段: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
| D.第④段:英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