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下面是两组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
①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21株高茎豌豆、325株矮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自花传粉→570株高茎豌豆、190株矮茎豌豆
分析回答: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
(2)第①组双亲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
(3)第②组中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570株高茎豌豆中杂合子的理论数值是______,若要鉴定子代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取______豌豆与其杂交。
回答下列生命活动调解的问题
(1)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达到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是调节的结果,进而造成血浆的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机体血糖因大量消耗而降低时,胰岛分泌的增加,使血糖迅速补充。
(2)南瓜矮生突变体存在两种类型: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了研究某种南瓜矮生体突变体属于那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生长素分别对正常南瓜和矮生南瓜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图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曲线是___(填字母)
(2)图中的实验数据表明,该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不属于类型。
分析果蝇的遗传实验问题
实验一:遗传学家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1910年5月摩尔跟在实验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他想知道白眼形状事如何遗传的,便做了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你能获得哪些结论?
①。
②
(2)根据F2中果蝇性别表现,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
实验二:已知果蝇中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果蝇中IV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现有一群正常染色体的有眼(纯合体、杂合体混在一起)和无眼果蝇,选取一部分果蝇受精卵,经处理、培养,筛选出了多只IV号染色体单体的有眼果蝇。
(3)欲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IV号染色体上,应设计的交配方案为:让多只IV号染色体单体的有眼果蝇与多只正常染色体果蝇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比例。
如果子一代,则无眼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
如果子一代,则无眼基因不是位于IV号染色体上。
(4)若无眼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IV号染色体单体的有眼果蝇减数分裂中偶然出现一个BB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图1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图2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内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分析,若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种子成熟后期,主要是(填水的存在形式)含量下降,种子的呼吸速率 进而改变干重,越冬休眠时,种子体内含量增加的激素主要是。
(2)已知花等器官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如果在开花后早期,将花去掉,叶片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 ,进而光合作用的进行(填“促进”或“抑制”)。
(3)由图2分析,乙烯诱导纤维素酶的形成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而实现,活性纤维素酶从细胞排出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的特点;成熟香蕉果实变黄的原因是果实细胞里的叶绿素曲被分解,从而实现了_________的颜色。
下图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________冲洗出来。
(3)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_________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_______。
(4)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的时期有______________。
(5)图中标号3为________________,它将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胎盘。
(6)若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基因型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 g,置于经过____________法灭菌处理的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 ℃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 ℃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_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____________。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___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