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9分)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
百万倍甚至于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至94℃的目的使DNA分子的样品中_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的作用完成的。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链结合,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引物引导子链延伸,最终1个DNA分子复制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的原料是________。
(3)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________。
(4)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复制时,若将一个两条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做模板,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经分析得知:每个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则说明____________。
(6)PCR技术的必需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和酶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和____。
下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请在[ ]内填入标号,横线上填入名称,例如: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内通过[8]核孔进入细胞质。
(1)图中B表示动物细胞的一部分,判断的依据之一是B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 ]。
(2)图中具全透性的结构是[ ]。如果要除去细胞壁,首先应选用
酶和果胶酶处理A细胞。
(3)被喻为细胞内“动力车间”的是[ ]。被喻为“养料制造车间”的是[ ],细胞内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免疫细胞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_______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4)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________________,由人类的免疫系统清除。
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
(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
(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这是因为。
(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填下列序号)。
①1种②2种③3种④3种以上
(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
中的O2含量于乙组的,理由是。
(3)周边居民身体中的有毒物质是通过富集的。
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免疫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