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9分)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于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至94℃的目的使DNA分子的样品中_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的作用完成的。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链结合,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引物引导子链延伸,最终1个DNA分子复制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的原料是________。
(3)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________。
(4)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复制时,若将一个两条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做模板,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经分析得知:每个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则说明____________。
(6)PCR技术的必需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和酶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和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农民利用大棚将玉米和大豆种子间行播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并使玉米和大豆提前上市。下图为夏初晴朗天气时所测得的玉米一昼夜氧气吸收、释放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内还原性糖的含量将______,胚中有机物含量将_______。
⑵与大豆相比,玉米叶片中特有的含叶绿体的细胞是________。当大棚中CO2含量降低时,生长最先受到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D点相比,H点时大棚内氧气含量____。如果土壤中缺镁,E点时的O2释放量将____。
(4)收割后,大豆的根、茎、叶还可作为绿肥,尤其可增加土壤中矿质元素_____的含量,土壤中的某种微生物如___________,独立生活时也可通过其生理作用增加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l0分)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相应的培养基中,一定时间后,测定培养基内TSH 的浓度。实验处理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A瓶作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瓶和B瓶比较,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瓶和C瓶比较,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 瓶和________比较,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
(5)除上述结论外,该实验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农民利用大棚将玉米和大豆种子间行播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并使玉米和大豆提前上市。下图为夏初晴朗天气时所测得的玉米一昼夜氧气吸收、释放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内还原性糖的含量将______,胚中有机物含量将_______。
⑵与大豆相比,玉米叶片中特有的含叶绿体的细胞是________。当大棚中CO2含量降低时,生长最先受到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D点相比,H点时大棚内氧气含量____。如果土壤中缺镁,E点时的O2释放量将____。
(4)收割后,大豆的根、茎、叶还可作为绿肥,尤其可增加土壤中矿质元素_____的含量,土壤中的某种微生物如___________,独立生活时也可通过其生理作用增加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一些问题:
⑴燕麦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_;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思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作对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③结论:植物生长具有___________。

瓠瓜(一种蔬菜)果实苦味(以下称:苦味株)与非苦味(以下称:正常株)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的。只有当显性基因A 与B共同存在时,才产生苦味果实。现有纯种正常株甲和乙,二者杂交后,F1代全部是苦味株;F1代自交,F2代苦味株与正常株之比为9︰7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F1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代正常株中与甲和乙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占_______。
⑵用F1代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然后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处理得到纯合植株,这些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有纯合的正常株丙,利用以上纯种类型甲和乙,可鉴定出丙的基因型是否为aabb。请补充实验步骤并预期结果:
第一步:将丙与___________进行杂交;
第二步:观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正常株丙的基因型是aabb。
(4)现有一种既不含A基因也不含B基因的优良瓠瓜品种丁,露天种植时,后代却出现了许多苦味株,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瓠瓜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向,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利用、未利用的能量。如果该农田中有一条食物链:瓠瓜→害虫→害虫天敌,为了提高瓠瓜的产量,可采取禁捕或适当放养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少害虫;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