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性状指
A.杂种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的吸收速率表示,温度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强(mmol光子/![]()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
龙眼 |
光能利用率(%) |
— |
2.30 |
2.20 |
2.00 |
1.80 |
1.60 |
1.50 |
1.40 |
1.30 |
1.20 |
净光合速率(umol ![]() ![]() |
-0.60 |
2.50 |
5.10 |
6.55 |
7.45 |
7.90 |
8.20 |
8.50 |
8.50 |
8.50 |
|
芒果 |
光能利用率(%) |
— |
1.20 |
1.05 |
0.90 |
0.85 |
0.80 |
0.75 |
0.70 |
0.65 |
0.60 |
净光合速率(umol ![]() ![]() |
-2.10 |
1.10 |
3.70 |
5.40 |
6.50 |
7.25 |
7.60 |
7.60 |
7.60 |
7.60 |
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 /![]() |
B.光强小于0.5mmol光子/![]() |
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 ![]() |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溶胶一线粒体 |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 |
C.转录的mRNA:细胞核一细胞溶胶一高尔基体 |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溶胶一细胞核 |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造成T淋巴细胞死亡。那么T2噬菌体和HIV在繁殖过程中,在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差别是
A.用于组成蛋白质的原料 | B.用于构成核酸的原料 | C.能源物质 | D.转移RNA |
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的产生依赖于
A.有丝分裂 | B.无丝分裂 | C.减数分裂 | D.以上三种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