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试据表分析作答:
(1)根据组合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____。
(2)组合____的杂交方法为测交。
(3)写出D组合中两亲本的基因型____和____。
(4)写出C组合的遗传图解(4分)
某昆虫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浅色(a)是完全显性。该种群第1年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请回答:
(1)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假设所处环境的改变不利于浅色个体生存,使得其每年减少10%,而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2年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该种群________(会/不会)发生生物进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该昆虫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比例为1∶1,且雌雄个体比例相等,个体间自由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优质彩棉是通过多次杂交获得的品种,其自交后代常出现色彩、纤维长短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欲解决彩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理论上可直接培养____ ____,通过________育种方式,快速获得纯合子。但此技术在彩棉育种中尚未成功。
(2)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质彩棉品种,研究人员以白色棉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杂交,受粉后存在着精子与卵细胞不融合但母本仍可产生种子的现象。这样的种子萌发后,会出现少量的父本单倍体植株、母本单倍体植株及由父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植株。
①欲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________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的________,使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如图是研究人员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实验处理和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实验效果最好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鉴定枝条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可以通过直接测量____________,并与单倍体枝条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3)欲检测染色体数目已加倍的植株是否为纯合体,在实践中应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依据后代是否出现____________作出判断。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母亲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自由组合。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种探针。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技术。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适宜时,水深2 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________g。
(2)水深3 m时,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植物从2 m处移到3 m处时,C3的含量将__________。
(3)图乙装置中,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若将水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产生了C18O2,请用文字说明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另一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