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71年证明:一束光穿过大气距离后,其强度从
下降为
的公式为
,其中
叫做吸收系数,式中
为光的频率,
为光速,标准状况下,
个/厘米
,
。定义
,叫做衰减长度,它表示光经过
距离后其强度降低到原来的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只是可以判断
A.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红光 | B.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紫光 |
C.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黄绿光 | D.不同颜色的光衰减程序基本相同 |
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表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分钟发射的光子数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②
③④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x1是质子 | B.x2是中子 | C.x3是电子 | D.x4是质子 |
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 |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
跳高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跳到沙坑里或跳到海绵垫上,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运动员的动量变化 | B.减小运动员所受的冲量 |
C.延长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 | D.减小着地时运动员所受的平均冲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