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指挥官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这句话说明 ( )
A.美国承认在战争中失败 | B.中国取得胜利 |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D.中朝力量增强 |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B.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
C.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关税的法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仿效,到1932年4月就有76个以上的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各国的关税同盟迅速建立 |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
C.世界经济秩序走向了混乱 |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
歌谣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写照。如:“手中端碗汤,两眼泪汪汪;打没几颗米,尽是草和糠。亩产十万斤,饿得心发慌;假话哄死人,农民遭了殃。”这一歌谣反映了()
A.解放前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 B.旧社会农民承受的剥削沉重 |
C.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不满 | D.“文化大革命”影响农业生产 |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设立的专家组于2011年10月28日公布裁决报告说,欧盟反倾销税针对的对象是来自中国的皮鞋制品,其贸易惩罚措施针对一个国家,而不是企业个体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专家组还认为,欧盟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对中国制鞋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缺少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也是世贸规则所不允许的。这表明()
A.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
B.世界贸易组织主要任务就是调解国际贸易纠纷 |
C.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 |
D.中国皮鞋进军欧盟市场的障碍已经完全消除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各地区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区位优势,吸引有限资源,从而奠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资本在寻找投资地时考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地的生产费用成本。而恰恰在劳动力成本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资本外移成为导致(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同样面临挑战 |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C.资本外移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 |
D.劳动力成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