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 )
A.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
B.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
C.属于生产减量化中的“再利用”形式 |
D.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
C.丙地吹东南风,降水概率较大 |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
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钊为每乎方千米 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題,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A.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
B.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
C.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
D.郊区农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
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 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
C.远郊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 D.近郊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
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是指用人口平均年龄除以2的得数.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及其年龄结构特征。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 年龄中位数(单位:岁)。据所学知识作答下列问题。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表中各国日本不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
B.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5.2岁,故老龄人口数量较少 |
C.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
D.瑞典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
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
C.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
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A. 60°N | B.30° N | C.30° S | D.60°S |
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 |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3个月,前期(2个月)最适宜 温度17〜22°C,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C。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温资料。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为
A.3 月 | B.5 月 | C.9 月 | D.11 月 |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上市较迟 | B.无需灌溉 | C.离市场近 | D.病虫害少 |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四季分明,昼夜变化幅度全球最大 |
B.甲地区的植被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 |
C.乙地区常年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
D.乙地区降水少,河流大多为内流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