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应怎样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决不能绕过普通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从而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能使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日本是60%,美国为65%,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2014年,中央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 7152亿 元 ,增 长9.8%。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所占比重最大,这也是我国职工养老金实现十连增的保障。另外一个投入重点是城乡低保,每年都按照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提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材料一:至2014年8月,国产汽车价格已经连续12个月下降,可谓“跌跌不休”。受金融危机减缓需求的影响,多数经销商继续加大降价促销力度,以期刺激需求。三、四线城市汽车需求潜力巨大,但由于消费水平较一线大中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对汽车价格变化较为敏感,降价销售仍是刺激汽车需求增长最为有效的手段。
材料二: 部分汽车经销商为了生存不惜血本打价格战,忽视了品牌的推广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中国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却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品牌营销、设计与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主要被跨国公司控制。汽车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单个企业生产规模最高只有270万辆,与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年产900万辆的规模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国汽车业面临的能源环保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国家补贴政策将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面对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汽车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