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9—10题。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多年前,殊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17—18题。
17.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妓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些产业的不同特点是()
A.技术禽量较高B.污染较为严重
C.劳动力需求较人D.能源消耗较多
18.上题所述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是()
A.减轻工业污染B.加刷环境问题
C.增加生产成本D.缩短产业升级时问

读图7回答15—16题。

15.若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A.政治B.市场C.技术D.劳动力
16.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技术、交通通达度和环境因素,则图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石化工业D.能源工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开拓新空间。据此回答12—14题。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数量B.城市的数量
C.城市的用地规模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3.下列有关“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较好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区
C.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D.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
14.区域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温室气体排放多,“热岛”现象加剧
B.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C.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D.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图6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
11.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读图回答8~9题。

8.图4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l、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地貌是受外力作川形成的
B.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甲
9.图5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A.a→c→bB.b→c→aC.c →a→b D.a→b→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