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假设高速运动的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r (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摆动周期的比值为 k 。设地球的半径为 R 。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的深度 d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点。先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级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Q 和﹣ Q ,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π/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

匀强电场的方向沿 x 轴正向,电场强度 E x 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E 0 d 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 A O 点由能止释放。 A 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 B 放在 O 点也由静止释放,当 B 在电场中运动时,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作用能均为零; B 离开电场后, A B 间的相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已知 A 的电荷量为Q, A B 的质量分别为 m m 4 。不计重力。

(1)求 A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t

(2)若 B 的电荷量 q= 4 9 Q ,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 E p m .

(3)为使 B 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求 B 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 q m .

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索,电梯的加速度 a 是随时间 t 变化的。已知电梯在 t=0 时由静止开始上升, a-t 图像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最 m=2.0×103kg 。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 g 10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 F 1 和最小拉力 F 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v-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的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 a-t 图像,求电梯在第 1s 内的速度改变量 v 1 和第 2s 末的速率 v 2 ;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 p :再求在 0~11s 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 W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 v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 l=1.4m v=3.0m/s m=0.10kg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u=0.25 ,桌面高 h=0.45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 10m/s2 。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 s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 E k

(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 v 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