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
B.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
|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
|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
(2)假设高速运动的
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
)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和r (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
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如图,一气缸水平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一质量为
、面积为
的活塞将一定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平衡时活塞与气缸底相距
。现让小车以一较小的水平恒定加速度向右运动,稳定时发现活塞相对于气缸移动了距离
。已知大气压强为
,不计气缸和活塞间的摩擦,且小车运动时,大气对活塞的压强仍可视为
,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求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图(
)所示的
平面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
平面(纸面)垂直,磁感应强度
随时间
变化的周期为
,变化图线如图(
)所示。当
为+
时,磁感应强度方向指向纸外。在坐标原点
有一带正电的粒子
,其电荷量与质量之比恰好等于
。不计重力。设
在某时刻
以某一初速度沿
轴正方向自O点开始运动,将它经过时间
到达的点记为
。
(1)若
=0,则直线
轴的夹角是多少?
(2)若
,则直线
轴的夹角是多少?
(3)为了使直线
轴的夹角为
,在
的范围内,
应取何值?是多少?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
是长为R的水平直轨道,
是圆心为
、半径为
的
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
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从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
点时撤除外力。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
,重力加速度为
。求:
(1)小球在
段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从
点运动到
点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AB为竖直半圆轨道的竖直直径,轨道半径R="0.5" m。轨道A端与水平面相切。光滑小球从水平面以初速度v0向A滑动,取g="10" m/s2。
(1)若小球经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求小球落在水平面时到A点的距离。
(2)若小球在B点的速度VB=4m/s,求小球经A点的瞬间对圆轨道的压力。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飞船首次成功实施释放小伴星的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已知飞船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飞船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v的大小和周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