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太阳高度:在巨型圆靶(图中的圈是以O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竿子,A1,A2,A3,A4,A5分别是杆子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在地面上的轨迹。据此回答下题
在图中以0为原点,兴趣小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用虚线表示),最合理的是
| A.南1 | B.南2 | C.南3 | D.南4 |
当上题中竿子的日影子最短时,地球上晨线上的纬度如下图所示。已知K在H的西南方向,则图中点H的经度是:
| A.125°E | B.55°W | C.120°E | D.115°E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该国可能属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第一产业 B.行政机关
C.工业 D.第三产业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题。
1.图中显示该工业布局的理想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的主导因素是:
A.地租费用、市场近便


B.市场近便、工人工资
C.工人工资、政策影响
D.地租费用、交通费用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下右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题:
关于Ⅰ—Ⅳ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
| 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
|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 |
| D.Ⅳ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
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目前我国处在哪种发展模式: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瑞士的伯尔尼建在阿勒河的曲流处,巴黎建在塞纳河的小岛上,是因为那里:


| A.有平原 | B.气候接近海洋性气候 |
| C.有充足的水源,用水方便 | D.易于军事防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