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
AgCl |
AgI |
Ag2S |
颜色 |
白 |
黄 |
黑 |
Ksp(25℃) |
1.8×10-10 |
1.5×10-16 |
1.8×10-50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
C.25℃时,AgC1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
D.25℃时,AgC1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c(Ag+)相同 |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
![]() |
![]() |
![]() |
A |
B |
C |
D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且b> a。
Hg(l)+1/2O2(g)=HgO(s) △H =-a kJ·mol-1
Zn(s)+1/2O2(g)=ZnO(s) △H =-b kJ·mol-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为
A.-(b-a) kJ·mol-1 | B.+(b-a) kJ·mol-1 |
C.(b-a) kJ·mol-1 | D.(b+a)kJ·mol-1 |
下图是反应A2(g)+3B2(g) 2C(g)△H<0
的平衡移动图,影响该反应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A.升高温度 | B.增大反应物浓度 |
C.增大压强 | D.使用催化剂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
C.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D.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中c(H+)增大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 H2浓度一定减小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