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假定在30oC和适当的CO2浓度条件下,将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C02吸收量
(C02mg/100cm2
叶·小时)
O
一4
1.0
—2
2.O
O
3.0
2
4.O
4
5.0
6
6.O
8
7.O
10
8.0
12
9.0
12

 
(1)上表中正值表示C02的吸收量,负值表示C02的释放量。
1)叶片的呼吸速率是          (CO2mg/100cm2小时)。
2)在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司时,叶片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3)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黑暗中14小时,则每100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         毫克转化为淀粉。
(2)将该植物叶片处以35oC以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一为总光合作用速率,图二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另有对照实验,在30oC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以每一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30oC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达。研究结果如上图一、二所示。
1)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       ℃、       ℃。
2)对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说,对热较为敏感的是        作用。你应用的实验证据
                                                     
3)写出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可能原因
                                                                 
4)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        ℃左右。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        
5)水果和蔬菜在生长季节内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影响下,甜度会较低。请根据本研究结果,解释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2分,共16分)下图甲装置用于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图乙表示该实验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丙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该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甲图所示,如果温度不变而适当增加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对应乙图中减弱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如果光照强度处于丙图中的B点时,乙图中应存在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处于乙图状态时,相当于丙图曲线______________(填范围)。
(5)如果A点时02吸收量为a mol/(cm2·h),C点时的02释放量为bmol/(cm2·h),则在C点时C02的固定量为__________ mol/(cm2·h)。
(6)图丙中A—C段限制黑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C点以后限制黑藻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D基因时狗的毛色为白色。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褐毛狗 × 白毛狗

F1白毛狗
↓ 互交
F2白毛狗黑毛狗 褐毛狗
12 :3 : 1
(1)F2的黑毛狗的基因型为
(2)该遗传实验中,亲代白毛狗的基因型是
(3)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白毛狗中纯合子有种。
(4)如果让F1中多只白毛狗与褐毛狗交配,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     

(每空1分,共7分)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图像,请分析回答:

(1)该动物的性别是,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对染色体。
(2)图1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图1和2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3)根据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其应该对应于图2中图。
(4)图2中甲图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图2乙细胞所示细胞名称为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图l: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图2:表示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后,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请根据图形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 ____关系。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具有______ ____现象。
(2)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 ___提高,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 ____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根据图2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 _____。有一种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________ 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图乙是基因A或B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a与酶b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 ____
(2)图乙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为________;图中结构⑤的名称是________;氨基酸②的密码子是________;图中④形成后到达此场所是否穿过磷脂分子________
(3)在基因B中,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提高了油脂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