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O.8。
请分析回答:
(1)海岛上所有海龟个体的总和称为                ,它是生物进化的              。海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海岛上海龟的                
(2)若干万年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连趾海龟占海龟整体的比为            , 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体的比例为            
(3)导致海龟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                       
(5)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产生的n 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2P的有个;同时含有31P、 32P的有个。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元素,由此说明;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含有()元素,这是因为

美国科学家 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 以及德国科学家 Thomas C. 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a ”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3)细胞器乙产生的囊泡在物质精确投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图示中乙产生的囊泡可以将物质投送到。能实现精确投送说明囊泡膜上可能含有_______。(填化学成分)
(4)丙与吞噬泡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

图甲、乙分别是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X、Y、Ⅱ、Ⅲ、Ⅳ表示不同的染色体,果蝇的红眼(D)和白眼(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D、d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果蝇为_______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条染色体,其中属于常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染色体标号作答)
(2)若只考虑基因D、d的遗传,图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雄果蝇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比例为_________。
(3)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基因B、b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现将纯合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选择F1中的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2。
①若同时考虑体色与眼色的遗传,则它们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②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等动物甲状腺的活动受多种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促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______分泌的。
(2)人体摄入碘的量长期不足,将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___________。若在婴儿时期缺碘,会使婴儿的骨骼停止发育,这种病症称为___________。
(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幼年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未成年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分组:
甲组:适量的普通饲料+未成年小鼠;
乙组:______________+未成年小鼠

一片水稻田可看作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稻飞虱、黑斑蛙等动物,稻飞虱以水稻幼叶为食,黑班蛙可取食稻飞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水稻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30株左右,从种群特征分析,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_______________,以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2)水稻田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_______。若该农田被长期弃耕,会发生演替现象,这种演替称为_______演替。
(3)根据水稻田中生物间的取食关系,可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食物链中,稻飞虱处于第______营养级。
(4)若在稻田中放养浮萍等浮游植物,养殖河蟹、鱼类等动物,可增加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维持系统的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