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
|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
(2008年11月淄博市高三摸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其中最能体现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
| A.自由放任 |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
| C.计划经济 | D.重商主义 |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B.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
|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D.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
二战后,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而纷纷调整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不包括()
| A.密切与美国的关系 |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
| C.发展高科技及新兴产业 | D.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加强经贸往来 |
(慈溪市08-09上高三期中考)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
|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