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 kg,沿竖直方向下落,以10 m/s的速度碰到水泥地上,随后又以8 m/s的速度被反弹回,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是_______kg·m/s.若碰撞过程时间为0.1s则小球给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_______N(g=10m/s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
B.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
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
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 ).
A.重力 | B.拉力 | C.动力 | D.支持力 (E)弹力 |
如图10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在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中央射入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mg/q |
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2mg/q |
C.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跟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 |
D.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 |
来自黑龙江的侯斌身后系着一条从高空垂下的滑轮绳索,火炬插在轮椅支架上,侯斌紧拽着从天而降的绳索,一尺一尺、一寸一寸往上攀,“攀登”就是侯斌生活的主题,也是无数顽强求生、奋力拼搏的残疾人的生命写照。在人生几乎遭遇绝境的时候,抓住黑暗中垂下的一条绳索,努力攀上去,就能翻越绝壁,获得光明、温暖和希望。经过艰苦卓绝的5分钟的攀登,侯斌手暴青筋,汗如雨下。最后,侯斌右手高擎起祥云火炬,一条火龙迅速呼啸而上——北京残奥图3
会的主火炬,以一种大朴若拙但却震撼人心的方式被点燃了。
图3是侯斌攀登过程和点燃主火炬两个瞬间的照片,请根据以上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侯斌攀登过程中所做的功转换为侯斌和轮椅等装备的重力势能和动能 |
B.若把侯斌攀登过程看做是匀速运动,则手对绳的拉力等于侯斌和轮椅等装备的重力 |
C.火炬燃烧过程是把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以燃烧的形式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
D.与李宁点燃主火炬上升过程相比,侯斌在攀登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体能 |
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2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5N |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N |
C.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
D.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