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伏安法测电池1和电池2的电动势、
以及内阻
和
.由测得的数据在U—I图上分别它们的图线直线1和直线2,如图4所示,由图可以判断:(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如图所示,a、b、c三条虚线为电场中的等势面,等势面b的电势为零,且相邻两个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A时的动能为10J,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速度为零,当这个粒子的动能为7.5J时,其电势能为 ( )
A.12.5J | B.2.5J |
C.0 | D.-2.5J |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右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U变小,E不变 | B.E变大,Ep变大 |
C.U变小,Ep不变 | D.U不变,Ep不变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静电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
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 ( )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 |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 |
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 |
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以一定的初速度v0(v0≠0),沿着垂直于匀强电场的方向射入电场,则其可能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下图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