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包容性 | B.阶级性 | C.民族性 | D.地域性 |
2012年国庆期间,小叶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600元/人的广西五日游,小李在地摊上花3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商场刷银行信用卡购买了8000元的玉镯。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②认识、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温家宝说在联大发言说,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这体现了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反映客观事物 | B.整个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
C.中国发展的好坏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 |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