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赴美国费城参加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
①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        ②西方商品倾销对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
③机器工业在中国尚未形成优势地位        ④清政府的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视察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D.资金是否充足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出口的比例
1850年
6%
2%
1860年
4%
6%
1869年
30%
13%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