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8为1981—2001年我国农业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我国旱灾与水灾比较,有何特征?
(2)(6分)解释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图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B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地区以地形为主。
⑵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
⑶甲是传统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该市发展此工业的主要优势区位是、、。
⑷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
。
⑸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港口,请简要评价该地建港的有利条件。
目前,WWW.K**S*858$$U.COM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
(1)根据“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
(2)读“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图,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甲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c和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比较:甲和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
区域 |
生产规模 |
商品率 |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
甲 |
|||
乙 |
(3)a区域对应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气候类型。
(4)a和b区域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________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到:“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一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一腾冲(云南)线(如下左图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下左图)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上右图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图;上右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
(3)上图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0年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根据《规划》,柴达木盆地要重点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循环型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链,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
材料二: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的公路,由厚达15-18米的盐盖构成的天然盐桥。 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盐桥的养护方法十分奇特。平时,一旦路面出现坑凹,养路工人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滔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盐粒很快融化,并凝结在路面上,坑凹处便完好如初。“桥”上的路面光滑平坦。
材料三:柴达木盆地矿产示意图
(1)简述“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特征。例举该地区具有区域优势的可再生能源。
(3)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