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说明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
| A.平等权 | B.独立权 | C.自卫权 | D.管辖权 |
2010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政府将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让贫困群体更加全面地参与发展过程、更加充分地分享发展成果,为推进世界减贫事业、促进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的主题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①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使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为劳动者平等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③政府要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化解社会矛盾,减少贫困。
④政府要加大立法力度,为“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提供法律保证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低碳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财政部和税务
总局发布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调整能够
①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②缓解资源、环境与交通压力
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作为一个贫水国,在水资源方面遇到的挑战尤其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全国 600 多座城市中,有近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多达 130 多个。6月26日是世界水理事会馆荣誉日,世界水理事会馆以“更好的水、更好的城市”为主题,探讨水资源如何能创造更美好城市、更美好生活,以及展示成功的、有创意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案例。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水资源短缺、污染,浪费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中国目前水
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应该
①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
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
③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
④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搞好水资源的配置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水资源的节约将对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节约水资源
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②有利于水资源的均衡分布。
③彻底改变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
④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造福子孙后代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 A.增加32% | B.增加26.4% | C.增加40.8% | D.减少6% |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有专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转变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这样的观念,要倡导节约、拒绝奢华,珍惜公共财富,创造基于科技创新的新兴财富的价值观。这种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
②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现实的改造世界
③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
④ 引导我国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