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在世界上不能有一个头,世上也没有人能统治它,主教和教皇不能统治它,只有在天上的基督是头,也只有他统治。”该观点有利于
| A.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 B.从根本上否定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 |
| C.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摧毁教会组织,重建人的自由 |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佘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 A.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
| B.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
| C.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
|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
钱满素在《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写道: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下列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政府分权和制衡降低行政效率 |
| B.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 |
| C.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 |
| D.联邦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赢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建立了官僚政治 | B.推动了社会转型 |
| C.有利于中央集权 | D.打击了贵族政治 |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产生了( )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文学 |
| C.现代主义文学 | D.社会主义文学 |
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
|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
| B.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
|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
| D.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