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甲和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调查。下列方法及其结论正确的有( )。
A.采用样方法调查这两种性状所占比例,即可推断基因型比例 |
B.观察这两种性状的个体自交子代,如果其中一种性状的子代出现另一种性状,即可推断甲乙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及显隐性关系 |
C.在进行了B项工作后,再收集一定数量显性个体在实验田中栽种,以统计其性状分离比例,即可比较准确推断杂合子比例 |
D.如果发现甲性状个体的频率高于乙性状,即可判断该环境条件下,甲性状比乙性状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 |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
B.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
C.结构1、3都具有DNA |
D.结构4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许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
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 B.核糖体和溶酶体 |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 D.核糖体和中心体 |
如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稳定不变 |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