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家以连年选种的方法(每代选种200——300株)培育出含油量高的玉米,其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 |
B.选择了某个突变基因并提高了该基因的频率 |
C.淘汰了一些基因型,从而产生了另一些基因型 |
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 |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
B.②中含激素、乳酸、消化液、CO2等物质 |
C.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 |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组织胺、淋巴因子、淋巴细胞 |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
C.葡萄糖、Ca2+、载体 |
D.Na+、HPO42-、乙酰胆碱、氨基酸 |
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如图是欧洲兔和袋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0-a年间,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类似于“J”型,其增长率越来越大 |
B.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根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可推知,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竞争 |
C.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的数量下降,有利于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D.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可能原因是黏液瘤病毒导致了欧洲兔产生了抗性突变 |
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缺氧 |
B.由图甲可知,神经细胞缺氧处理10分钟比缺氧处理20分钟时的兴奋性要低 |
C.由图乙可知,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的阈强度逐渐减小 |
D.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影响了离子的跨膜转运,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