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扯(伸张,、牵张)反射是我们日常维持身体姿势与平衡的重要生理反应,这种反射与肌梭(牵奴感受器)受到牵扯有关。下图表示手掌支撑了100克物体时的牵扯反射的神经通路,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导方向。若在图中的手掌上添加2000克重的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头肌更舒张 |
B.拮抗肌与其运动神经活动增强 |
C.感觉神经传人神经中枢的讯息减弱 |
D.分布于二头肌肌梭的感觉神经所传出的神经冲动增强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正确“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3:1 |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第五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唐氏综合症 |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 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 |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 B.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
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
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 | 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 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