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下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下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 )
A.隔离 | B.自然选择 | C.突变 | D.定向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性状的传递规律 | B.蛋白质的传递规律 |
C.基因的传递规律 | D.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杆抗病小麦与矮杆不抗病小麦杂交 |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 |
C.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小麦植株 |
D.用X射线处理得到青霉素高产菌株 |
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 | 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
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 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
细胞呼吸中,需要O2参与反应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 B.第二阶段 | C.第三阶段 | D.三个阶段都需要O2 |
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测定()
A.植物体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 B.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含量 |
C.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氧化量 | D.植物体内水的消耗量 |